工藝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五方佛的來源和含義
2025-05-04
觀音三十二應身分別是指誰?
2025-05-03
圣公是指哪位神?
2025-05-02
箜篌伎樂天的來源
2025-04-30
反彈琵琶伎樂天的來歷傳說
2025-04-22
笛子伎樂天的來歷及傳說
2025-04-21
藥師七佛的來歷起源
2025-04-18
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的來歷及 ...
2025-04-17
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的來歷 ...
2025-04-16
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是哪位佛?
2025-04-15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0-03 09:51
趙卿墓匏壺,通高4.8厘米,口徑6.7厘米,最大腹徑18.2厘米。壺體為匏瓜形(葫蘆的一種),壺頸長而側(cè)歪于一側(cè),傾斜的壺口有平蓋。蓋上順勢伏臥著一只圓雕的鸮鳥。壺口沿下飾一周绹索紋;壺腹圓鼓,飾有4個乳釘蟠虺紋飾帶,腹上有一虎形鋬。匏壺頂蓋上的鳥形附件與趙卿墓的鳥尊的形象極為相似。鳥嘴大張,呈勾狀;雙目呈球形,凸鼓;羽冠短小,幾乎貼于頭部,鳥頸較短,微前伸,自然彎曲,充滿力量感。鳥翅并攏,羽翅邊緣凸起。鳥的雙翅逐層刻畫,羽翅上的絨毛隨生理結構有序排列。鳥爪異常鋒利,雙爪緊緊抓住兩條奮力掙扎的小龍。鳥尾短,且向下伸直虎形正處于鳥尾之下。虎口銜環(huán),有鏈條和鳥尾下的圓環(huán)套接。鳥、虎、龍都是仿生塑形。鳥,是寫實的鸮鳥形象。鳥的羽毛精雕細琢,脖頸和鳥身刻有鱗形細紋。鳥的羽冠也做了仔細的刻畫,以增強鳥的真實感。
趙卿墓匏壺是盛酒器,屬于禮器。頂蓋上的銅雕鸮鳥充當蓋鈕作用,可與蓋分離;鳥腹下有子口凸榫,套于壺體母口內(nèi)。壺腹蹲伏的老虎,身體做了變形處理,充當器物的把手。鏈條連接著蓋鈕和把手,使蓋鈕不易遺落。青銅壺始見于商代中期,行于西周至漢代,主要用作盛酒器,亦用作水器。商周時期銅壺,形式多樣,種類繁多。容庚在《商周彝器通考》中將壺分為圓壺屬、橢圓壺屬、方壺屬、瓠形壺屬、卵形壺(為橢圓腹壺)、圓腹壺、圓角長方形(或稱橢方)腹壺、方形腹壺、扁鼓形腹壺、瓠壺等六類十型;馬承源在《中國青銅器》中按時代亦將壺分為瓠壺、圓弧、扁壺、方壺等類。
這一器形不見自名之例,宋人《博古圖錄》(卷十二:四七)始稱該器形為瓠壺?!墩f文·瓠部》云:“瓠,匏也”,又《包部》說:“匏,瓠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邶風》傳日匏謂之瓠,謂異名同實也?!笨梢?,“瓠”通“匏”。張頷先生《匏形壺與“匏瓜”星》一文考證該器形制的含義,指出這類器物即古文獻中所說的“玄酒陶匏的“匏壺”,即盛玄酒用的禮器。文章又指出,壺形為匏瓜(即葫蘆)的一種,取其形寓意吉祥美好。此器輪廓形象恰如古天文星像中“匏瓜星”(亦即“天雞”)之象。所以,西周時以匏瓜作為日用器物,古人見物形對照以名星象。
據(jù)專家考證,匏瓜形壺與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“匏瓜星”有關。反映出遠在三千年前,古人對匏瓜星已經(jīng)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,是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資料。瓠壺在青銅壺當中,造型奇特,目前基本只見于東周。其基本形制為:壺頸斜曲,向一側(cè)彎曲,壺頸側(cè)傾的一側(cè)腹部有把手。此類型的壺在山西、陜西、河北、山東、湖北等地都有發(fā)現(xiàn),并且多見鳥形器蓋的匏壺: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戰(zhàn)國鳥形匏壺,鳥頸后仰,如仰望星空之勢。器形和裝飾風格類似的壺還見美國賽克勒博物館所藏的鳥蓋瓠壺,鳥蓋匏壺則可能源于古人對鳥的崇拜?!渡胶=?jīng)海內(nèi)西經(jīng)》稱“開明西有鳳凰、鸞鳥,皆戴蛇踐蛇”,故鳥蓋瓠形,壺紋飾圖案中的鳥蛇,應與此種神話傳說有關,這類弧形壺或為與祀天有關的重要酒器。